研究生院

新闻资讯

“一年有200多天在野外”,湖南师大学子发现世界新物种

发布人:发布日期:2024-03-21浏览次数:

把“论文”写在野外的这群湖南师范大学师生,发现了世界新物种——南山脊蛇。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两名研究生李辉和朱乐强,在国际知名动物学分类期刊《ZooKey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意味着南山脊蛇这一世界新物种正式亮相,全球脊蛇属“大家庭”由27种增加至28种。

据了解,脊蛇属隶属于闪皮蛇科,是一类小型的夜行性无毒蛇,目前共包括27个独立种,广泛分布于中国、越南以及日本。

南山脊蛇这个新物种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要从湖南的地理条件说起。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兼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等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和“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空间格局,为湖南成为生物多样性“宝库”奠定了基础。据介绍,2021年9月至2023年底,为深入探索这片土地上的生物奥秘,湖南省林业局开展了首次全省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莫小阳及其团队参与了其中部分地区的调查。

近年来,莫小阳一直带着学生们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接受着野外环境的考验。第一条南山脊蛇样本,就是在一次次野外调查中发现的。

2022年10月14日,莫小阳团队成员李辉、朱乐强等在怀化市通道县进行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突然一条被汽车压扁的蛇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它和我们以往看到的脊蛇有些不一样,颈部有乳黄色的环纹。”对野生动物非常热爱的李辉敏锐地意识到“这条蛇不简单“。队员们将它带回了实验室,经过形态学分析以及分子检测,发现该种与已知的脊蛇属其他物种均有差异。

莫小阳告诉大家:“单凭一条蛇的残体,无法下定论,必须找到新的活体。”于是,寻找“戴黄色丝巾”的脊蛇成为了队员们的心头大事。

朱乐强透露:“我们一年有200多天在野外。南山脊蛇体型较小,大约40厘米长,身体比一支笔还细点,常隐匿于土穴中,以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寻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寻蛇之路”上,因为脊蛇一般夜晚出没,队员们就每到晚上七八点全副武装,带好捕蛇的蛇钳,备好急救的药品,打着照明的手电灯,沿着小溪边、在落叶下一寸一寸搜寻。直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队员们才走出深山。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一年,队员们每次都是兴致勃勃地出发,却失望而归。从通道县到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在100多公里的路上,队员们根据脊蛇的习性一路寻找,但一无所获。“这个新物种真的存在吗?”队员们不免开始自我怀疑。

就在大家快要放弃时,“戴黄色丝巾”的脊蛇终于出现了。那是2023年9月1日,调查的最后一晚,天上下着小雨,调查队伍的车辆却在路上爆胎了,队员们被迫在野外过夜。“我们始终放不下那条蛇,想最后再拼一次。”李辉透露。于是,队员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沿着有脊蛇可能出没的地方,又搜寻了20多公里。突然,马路上出现了两条活体脊蛇。

说起当时的感受,李辉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外之喜,但更多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必然的结果。”

在野外找到活体蛇后,队员们一头钻进了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其形态并进行分子鉴定,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戴黄色丝巾”的脊蛇是新物种。相关论文于今年年初正式发布,因其模式产地为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所以队员们将这新物种命名为南山脊蛇。

据莫小阳介绍,南山脊蛇的模式标本现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脊椎动物学实验室,后续他们还将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地理位置分布、生物学特性等。

回顾这段“追蛇之路”,队员们都感慨太难了,同时又觉得很有意义:“虽然野外环境比较恶劣,生活条件也不是太好,但我们是发自内心喜欢野生动物,甘之若饴。”

莫小阳也表示:“做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把‘论文‘写在野外。”

通讯员董飞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实习生雷志晶

原文链接: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5faa9620c4e477e9042c113.html 

上一条:我校3项案例获教育部学位中心2023年主题案例征集立项

下一条:校党委书记蒋洪新巡视指导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关闭